(一) 學生學習支援小組目標
長遠目標:
(1)透過明確的鑑別程序和準則,及早識別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,提供適切而平等的教育機會。
(2)透過一系列及早識別機制,使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,能盡早接受合適的支援,讓學生享受小學校園生活的樂趣。
(3)透過「校本教育心理服務計劃」,教育心理學家會定期到訪學校,為學校提供補救、預防及發展三個範疇的服務,在學校系統、教師支援及學生支援層面照顧學生的不同教育需要;並透過「加強校本言語治療服務」設駐校言語治療師,協助學校、教師和家長支援有語障的學生;又增騁全職社工,照顧學生及家長的情緒,同時支援學校及教師的專業發展,以致各方面皆獲得適切的支援。
(4)採用「全校參與」模式,照顧各級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,教師共同參與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,令學生在接納與關顧的氣氛中有效地學習。
(5)提供全面的校本支援服務,採用三層支援模式,因應學生的不同需要,為他們提供適切的服務,包括各項學習小組、治療小組、社交小組、專注力小組及情緒輔導等,更為有需要的學生訂定個別學習計劃。
(二)「學生支援組」的架構
(三)正進行之工作/活動
本學年學生學習支援組工作內容:
(1)言語治療計劃— 通過面見訓練、說話能力訓練小組、社交小組、讀寫小組、入班協作、網上說話練習等,預防、治療及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
(2)共融地壺隊—透過地壺訓練與傷殘教練接觸,推動傷健共融,同時於訓練中提升學生自我欣賞的能力及成就感,在互相幫助下體現團隊合作精神
(3)醒獅隊—透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及學習傳統中華文化,並於練習時提升學生的溝通技巧及自信心
(4)Rabi入機械人小組—活動讓學生與機械人互動,利用人工智能訓練學生社交及溝通技巧
(6)喜樂同行小組—與協康會合作,透過小組訓練強化學生的社交技巧,並透過同儕活動實踐所學
(7)喜躍悅動小組—與協康會合作,利用小組訓練強化學生的專注力及執行技巧
(8)表達繹我心小組-與香港救助兒童會合作,透過小組活動,改善兒童的心理健康
(9)從心所育計劃-與香港救助兒童會合作,讓家長及學童透過平行小組學習正向親子相處技巧,亦增強兒童處理問題的能力
(8)其他訓練小組—多元智能訓練小組、專注力提升小組、社交小組、執行技巧小組、伴讀小組等